平常大都待在健身房運動的我,偶爾也是會出去外面走走的XD。上週末和一群朋友到軍艦岩附近山區爬山,出發前幾天都有在下午後雷陣雨,本來擔心路況不會太好,沒想到一路爬起來還算順利。
2019年7月1日 星期一
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
2018美國身體活動建議指南的重點摘要(二)
究竟我們一般人需要多少運動量,才能達到增進身體健康的程度?到底新的研究告訴我們,運動又有多少好處,有哪些慢慢正在修正的概念?接續著上週的大主題,關於2018年美國新出的身體活動建議指南,這週繼續來分享其中的重點。
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2018美國身體活動建議指南的重點摘要
在2018年,美國釋出了最新版的身體活動建議指南(2018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此為相關單位召集了一群研究人士,花了二十個月的時間,回顧了過去十年的相關研究,所整理出來的一份建議報告,內容經過相當的科學驗證,可說是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今天的文章就來稍微說明一下幾個重要的摘要,內容將參考網站內容,原文在此。(我絕對不會說是因為那份報告太厚,所以只能寫摘要XD)
今天的文章就來稍微說明一下幾個重要的摘要,內容將參考網站內容,原文在此。(
2019年6月10日 星期一
單關節或多關節訓練對身體的影響
首先先解釋一下所謂的單關節或多關節訓練為何
簡單來說,同樣的目標肌群,如果訓練動作,牽涉到兩個以上的關節活動,那就是多關節。如果只有單一關節的活動,那就是單關節。
以胸大肌訓練為例,常見的槓鈴或啞鈴臥推,屬於多關節。胸飛鳥器材或是啞鈴胸飛鳥,都屬於單關節動作。
在安排課表的時候,對於到底要以單關節動作為主,還是要以多關節訓練為主,或是混合比例多寡,一直以來都是備受討論。或是有時候進到健身房,想要做的器材有人在用,只好換到另外一樣動作,這時可能就會在心中思考,那這樣的改變對於運動效果來說到底是好是壞。
今天分享的這個研究就比較了單關節和多關節運動對於身體幾項數據的影響,一起來參考看看吧。
簡單來說,同樣的目標肌群,如果訓練動作,牽涉到兩個以上的關節活動,那就是多關節。如果只有單一關節的活動,那就是單關節。
胸飛鳥器材屬於單關節 |
以胸大肌訓練為例,常見的槓鈴或啞鈴臥推,屬於多關節。胸飛鳥器材或是啞鈴胸飛鳥,都屬於單關節動作。
槓鈴臥推屬於多關節 |
在安排課表的時候,對於到底要以單關節動作為主,還是要以多關節訓練為主,或是混合比例多寡,一直以來都是備受討論。或是有時候進到健身房,想要做的器材有人在用,只好換到另外一樣動作,這時可能就會在心中思考,那這樣的改變對於運動效果來說到底是好是壞。
今天分享的這個研究就比較了單關節和多關節運動對於身體幾項數據的影響,一起來參考看看吧。
2019年6月3日 星期一
2019年5月27日 星期一
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阻力訓練的好處
現代運動風氣越來越盛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固定參與健身運動。然而仍有為數不少的人,進行的運動還是限於跑步,快走,騎腳踏車等等這些有氧運動,對於訓練肌肉為主的阻力訓練還是很少進行。然而阻力訓練的好處其實非常的多,以下就會分享一些已知的阻力訓練好處,希望能讓大家多瞭解一些,進而願意參與。
2019年5月13日 星期一
進步需要刺激 – 台灣大車隊APP有感
整體來說我覺得進步很多,我相信這跟Uber這幾年在台灣重新進入市場有非常大的關係。有刺激才有進步,各行各業大概都是一樣的吧。
以下不論法律,僅就台灣大車隊的APP(另稱55688)與搭乘體驗做分享。
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訓練課表的前後放鬆與伸展
延續上一週的話題,對於訓練目的是想要『增加肌肉』的人,還是會考慮把重量訓練放在心肺訓練之前。再次強調,這沒有絕對的對錯,要怎麼調動,主要就是看訓練的目的而定。
若是以增加肌肉為主,那麼會先做重量訓練。那麼訓練前的熱身跟訓練後的放鬆又該如何安排呢,今天稍微來聊聊這一塊。
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重量訓練跟有氧運動的先後順序?
3-5天的心肺運動
2-3天的阻力訓練
2-3天的伸展活動度訓練
2-3天的神經活動連結訓練(敏捷與平衡等等)
以此看來,每週內總有幾天,要在同日進行兩項以上的運動項目,那順序應該怎麼安排呢?有一些研究都試圖解答這個問題,以下提供其中一篇論文的結論與方向。
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取得個人運動教練證照的過程與心得
這陣子以來比較大的進展大概是運動健身相關領域的拓展吧,在去年底上了一個系列的認證課程,今年初考試順利取得美國運動委員會認證的國際個人運動教練證照,就以這篇文章開啟相關領域的序幕與心得!